[非類固醇消炎藥會惡化冠狀病毒感染??]
非類固醇消炎藥(non-steroid Anti-inflammatory drug,NSAID)有許多不同的商品名,常用於止痛消炎,效果迅速。
但歐洲藥品管理局 (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)在昨天⚠️引起了關於使用NSAID(例如Ibuprofen)是否會加重冠狀病毒病(COVID-19)的疑問。
其實我並不意外,因為NSAID在過去研究發現確實會影響腸道菌相,在2019年一篇研究發現,使用NSAID惡化困難梭狀桿菌感染(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)的文章,機轉應該就是改變了菌相造成發炎反應的失序。所以比較大型而嚴謹的腸道菌人體研究,在排除條件(exclusion criteria)中都會註明至少停用NSAID兩個月後,才能開始進入研究。
過去也有發現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或是某些細菌感染的人,用了NSAID後會惡化病情的例子。NSAID這個藥的副作用之多,遍及心肝腎皮膚胃腸,也是容易過敏藥物前幾名的,會有這麼多莫名的副作用,對身體正常腸道菌的干擾自是不言可喻。
雖然還需更多的研究證實,不過老話一句,藥物請用在刀口上,會影響腸道菌的藥物不勝枚舉,不可不慎,應權衡利弊得失、確定益處大於害處時,方才使用。若在緩解症狀同時讓支持免疫系統的好菌被破壞殆盡,可說是因小失大,得不償失。
#不然也可能藥到命除
#沒有人是吃藥越吃越健康的
#一切違反自然的東西對腸道微生物可能都是浩劫
1. Maseda D, Zackular JP, Trindade B, et al. Nonsteroidal Anti-inflammatory Drugs Alter the Microbiota and Exacerbate Clostridium difficile Colitis while Dysregulating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. mBio. 2019;10(1):e02282-18. Published 2019 Jan 8. doi:10.1128/mBio.02282-18
新聞連結:
https://www.ema.europa.eu/en/news/ema-gives-advice-use-non-steroidal-anti-inflammatories-covid-19